2018/11/02
巴西「基改甘蔗」抗蟲 8月首次叩關台灣!食藥署審議中

巴西「基改甘蔗」抗蟲 8月首次叩關台灣!食藥署審議中

文章來源 : 中央通訊社

撰文= 張茗喧、黃于

原文連結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810210087.aspx

 

「甘蔗」的圖片搜尋結果

photo via Google

 

繼去年中旬基改馬鈴薯、木瓜首次叩關台灣,8月間又有基改甘蔗向食藥署提出申請,希望將基改甘蔗製成的粗糖、精糖進口台灣,是首次有基改甘蔗申請輸台的案例,目前由食藥署審議中。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台灣基改食品原料共開放黃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等5種,共發出約135張許可證

 

去年中旬,基改馬鈴薯、基改木瓜也陸續叩關,引發基改食品相關討論,兩案目前都仍在審議當中。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魏任廷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8月有業者向食藥署申請進口巴西基改甘蔗製成的蔗糖產品,是首次有基改甘蔗申請輸台。

 

魏任廷指出,「甘蔗螟蟲」是巴西種植甘蔗時面臨的主要害蟲,因此有基改業者在甘蔗裡導入和基改玉米、棉花一樣抗蟲基因,這樣的基改甘蔗不僅可控制蟲害,也能減少殺蟲劑使用。業者規劃在巴西種植基改甘蔗,再加工成粗糖或精糖外銷,均不含DNA或蛋白質,但目前基改甘蔗尚未開始商業化種植,估計要到2020年至2022年,國際上才可能有商業化的產品。這款基改甘蔗目前僅能在巴西種植,而基改甘蔗製成的蔗糖等產品則是已取得巴西、美國、加拿大的食品原料許可,並向日本、韓國、印度申請審查中,8月間也向台灣申請輸入許可。

 

根據進口報驗資料,民國100年至今,台灣從未有進口甘蔗的紀錄;去年的進口資料也顯示,台灣進口的糖、糖蜜等產品,重量最多的前三大產地分別為瓜地馬拉、泰國、薩爾瓦多,顯示巴西並非台灣的糖類產品主要進口國。魏任廷指出,基改食品原料申請進口以後,將交由「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進行審查,由各領域專家評估產品特性、營養成分分析、毒性及過敏誘發性等,並根據基改食品安全性評估方法逐案審查,確保食品原料安全無虞,和傳統作物實質相同後,才可能開放作食品原料。

 

研究基改木瓜近30年的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葉錫東受訪時表示,抗蟲的基改食品已經上市20幾年,每一種作物抗蟲的原理都不一樣,以抗蟲的黃豆、玉米為例,經過多年證實對人畜無害,且在美國等多個國家都上市多年。葉錫東說,基改食品必須經過嚴謹的審核過程,包括是否危害生態、影響食安,以及是否有毒性、導致過敏等都是確保食安的重要環節。以這次申請叩關的基改甘蔗來看,只要拿一般的蔗糖和基改蔗糖比較,確認成分、結構是否完全一致,加上確認沒有毒性、過敏性,那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即便基改食品上市以後,消費者也有知的權利,業者應該充分揭露產品是否含基改原料,但並不代表基改就是「不安全」,而是讓消費者了解,這項產品的原料雖然是基因改造的,可能農藥用的比較少,藉此提高產量、壓低價格,讓消費者自由選擇。

 

許多民眾常誤以為,基改食物吃到腸道裡就會變成人體基因的一部分,恐影響健康,葉錫東直呼這論點「根本亂講」。他舉例,平時大家都吃蔬菜水果,若是蔬果的基因透過腸胃跑到人的身體裡,「那人不就變成香蕉了」,盼民眾都能以科學的角度看待基改食品,不要過度恐慌。

 

以上內容分享於中央通訊社。所有資訊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內容及版權歸該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