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塑膠微粒,你應該知道的事
文章來源 :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
撰文= 鄭獻仁博士、林嬪嬪副所長
原文連結 : http://nehrc.nhri.org.tw/foodsafety/news.php?id=186
photo via visualhunt
塑膠材料為現代生活構築了便利的硬體環境,但因為不易分解的特性,塑膠廢棄物已經逐漸充斥於環境之中,甚至造成汙染並影響生態。研究顯示,環境中聚積的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可能藉由進入食物鏈而造成消費者健康的潛在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毒物中心整理關於塑膠微粒的常見問與答,希望能讓民眾對塑膠微粒議題能有進一步的了解
什麼是塑膠微粒?化學組成為何?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所定義,所謂塑膠微粒(或稱微塑膠)為尺寸小於5毫米(millimeters, mm)之微小塑膠碎片,可能是原本製成就很小的初級(Primary)塑膠,或是從較大塑膠分解而來的次級(Secondary)塑膠,常見型態有顆粒、碎片、薄片與纖維等。
常見的塑膠微粒材質有六種,分別為: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以及俗稱尼龍的聚醯胺纖維(Nylon / Polyamide fibers, PA)。塑膠產品會因特定性能要求而加入添加劑,例如目前最受關注的DEHP(Di(2-ethylhexyl)Phthalate)塑化劑與雙酚A(Bisphenol A, BPA)。因此,除了塑膠微粒本身材質,也必須考量添加化合物從微粒中滲濾到水或周圍環境中所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PE、PP、PS材質的塑膠微粒容易吸附並釋放其他有毒化學物質,像是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多芳香烴(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戴奧辛(Dioxin)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塑膠微粒的來源?如何進入環境?
根據美國非營利媒體組織「Orb Media」委託學者的研究報告,一般水樣本中的塑膠微粒來源多元,推測包括:洗衣廢水之人工合成纖維;輪胎行駛道路磨損產生之粉塵;粉刷塗料產生之粉塵;塑膠廢棄物處理不當之二級衍生性微塑膠;衣服摩擦飛至空氣中的人工合成纖維、洗面乳及化妝品中添加之微珠(Microbeads)。這些塑膠微粒會直接或間接藉由大氣循環而進入水循環,最終以懸浮或沉積的形式存在於海洋中。而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可能藉由接觸或攝食而累積在於水生生物體內,甚至再透過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與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作用,轉移至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體中。
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是否含有塑膠微粒?
目前國際上對於食品中所含塑膠微粒的化學組成、尺徑和數量等資訊有限,以下分別為國內外對飲用水與海鮮食物中的塑膠微粒含量之調查研究。
2017年,「Orb Media」公布其全球自來水調查報告,發現十多個國家、159件樣本中高達83%含有纖維狀的微塑膠,平均檢測值為每公升4.34 根;而台灣環保署環境檢驗檢於2017至2018年檢測全台各地的自來水源,包含本島、離島100處淨水場的123件水樣,平均檢測值為清水每公升0.74根、原水每公升2.09根。另外,根據「Orb Media」於2018年公布的最新報告,調查橫跨九個國家、11個品牌的250件瓶裝水樣本,高達93%的樣本中含有碎片狀的微塑膠,檢測平均每公升含10.4個尺寸大於100微米(micrometer, μm)之塑膠碎片。學者推論這些塑膠碎片的來源可能大部分來自於瓶子、瓶蓋,以及自動裝瓶的生產過程。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of Authority, EFSA)於2016年的調查報告,人類藉由飲食暴露到塑膠微粒的主要來源是海鮮,而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含有最多塑膠微粒。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魚蝦的消化道不會被食用,因此可被全部食用的雙殼貝類可能是塑膠微粒從海鮮轉移至人類的最大來源。在某種程度上,貽貝類中塑膠微粒的含量可用來進行案例研究。報告中提到貽貝類之塑膠微粒含量平均值為4個/克組織(particles / gram of tissue);而根據台灣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於2018年7月提出的調查報告,台灣各地沿海的貝類體內塑膠微粒含量之檢測平均值為0.20-5.22個/克組織,相對於國際文獻檢出的0.4-10.5個/克組織來得低。
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健康危害評估?
在EFSA 2016年與聯合國2017年的報告皆指出,目前沒有塑膠微粒在體外細胞或囓齒類動物進行毒性效應研究。而在毒性動力學的研究也僅包括吸收和分佈,缺乏代謝和排泄的數據。因此,目前欠缺足夠的專業科學論文可提供充分、可靠的數據以進行健康危害評估,只能有限度地進行暴露評估。
根據德國的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 BfR)於2018年的報告,BfR認為沐浴膠、去角質產品中的塑膠微珠(> 1微米)不太可能對消費者造成健康危害,這種尺寸的顆粒不會通過健康且完整的皮膚而被吸收。另外,根據BfR在人類的腸上皮細胞與動物口服試驗的結果,推測即使洗漱時意外吞下化粧品或牙膏,其中的塑膠微珠並不會造成腸組織損傷,只有極小程度可能會被胃腸道吸收,大部分攝入的顆粒會隨著糞便排泄而出。而EFSA的報告中關於腸道吸收的結論也與BfR相近。從BfR的觀點來看,塑膠微珠在通過胃腸道期間不太可能釋放出足以影響健康的乙烯量。
根據EFSA的報告,以貝類之塑膠微粒平均含量為4個/克組織計算,攝食最高量225克貽貝的法國成人會攝入約900顆塑膠微粒,相當於7微克。即使以最糟的情況評估,塑膠微粒最高含有4%的添加劑或汙染物並完全轉移至人體,則7微克的塑膠微粒含有0.28微克的添加劑或汙染物。然而,相對於這些化合物原本的每日攝食暴露總量,塑膠微粒的貢獻比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目前法規對塑膠微粒的規範?
根據國際化妝品成分登錄(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INCI)規定,化粧品的所有成份須依所含濃度比例降序列出,至於添加到化妝產品中的塑膠微珠則不必被公開揭露。但是基於維護水體、海洋及環境,國際間紛紛立法自源頭管制塑膠微粒。台灣環保署也已經訂定相關規定,於去106年8月3日公告「限制含塑膠微粒之化粧品與個人清潔用品製造、輸入及販賣」,管制洗髮精、洗面乳、沐浴乳、香皂、磨砂膏、牙膏等6大類產品。自107年7月1日起,不得販賣含塑膠微粒的上述6大類產品。如經查獲違法販賣時,將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之罰鍰,且主管機關得限期命販賣、製造及輸入業下架、回收或退運。
參考文獻
EFSA CONTAM Panel (EFSA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Statement on the presence of microplastics and
Bundesinstitut für Risikobewertung (BfR). Is there a risk to human health from microplastics? More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data needed. BfR Communication No 033/2018 of 29.10.2018 (2018)
Lusher, A. and Hollman, P. Microplastics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tatus of knowledge on their occurr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aquatic organisms and food safety.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Technical paper, 615. (2017)nanoplastics in food,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seafood. EFSA Journal, 14(6), 4501. (2016)
Tyree, C. and Morrison, D. Invisibles - The plastics found inside us. Orb Media, Investigative report. (2017)
Tyree, C. and Morrison, D. Plus Plastics - Microplastics found in global bottled water. Orb Media, Investigative report. (201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 自來水中微型塑膠纖維檢測技術建立及國內自來水供水水質現況調查計畫專案結果報告 (201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 臺灣沿海、澎湖及馬祖海域海水、沙灘砂礫及生物之塑膠微粒調查計畫 (2018)
以上內容分享於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所有資訊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內容及版權歸該媒體所有